今年冬天的重慶,有著別樣的詩情文意。
  12月7日至11日,全國報紙副刊文化記者重慶行活動在渝舉行。來自全國的40餘位報刊文化記者深入都市、企業、鄉村,聚焦重慶五大功能區域建設。他們用精彩的文字描繪我市五大功能區域建設的科學定位和宏偉藍圖,展現重慶科學發展的風采。
  5天時間里,採訪團共深入近40個城鄉採訪點,五大功能區域聯動,讓他們感受到重慶的活力。
  “重慶這個城市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彭程感慨,“我20年前來過重慶,這20年的變化太大了,重慶大劇院、江北嘴中央商務區、兩江新區、朝天門碼頭,嶄新、亮麗,我相信五大功能區域的規劃會讓重慶朝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梁平、巫山、萬州……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也吸引了全國各報文化記者的視線。
  在梁平縣萬畝中國名柚園,記者和當地農戶們暢談今年的豐收狀況,瞭解當地人的生活水平,體會生態經濟建設帶來的喜悅。《河南日報》編輯凍鳳秋說,現在有些農村到處建設工廠,污染環境,而梁平縣卻註重生態涵養,著力自然經濟的開發,同時又保護了環境,體現了生態涵養這個功能區的定位,非常好。這也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
  生態保護髮展區的渝東南也是美不勝收。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記者深入到武隆、黔江、酉陽等地採訪,贊聲連連。
  《溫州日報》副總編輯瞿冬生折服於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武隆天生三硚景區。他覺得重慶這張“生態牌”打得非常漂亮,“未來不是以GDP論英雄,重慶以生態為出路,是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對全國各地都有借鑒意義。”
  “‘保護’這個定位非常好。”《工人日報》高級編輯姚榮啟說,渝東南的功能定位實事求是,充分利用了生態優勢發展,認識到了自然景觀的客觀價值,並做了有效開發。“渝東南保護生態與發展經濟相得益彰,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發展旅游業,打造黃金旅游線大有前途、大有可為。”
  一周太快,用一周時間去閱讀重慶、閱讀五大功能區域遠遠不夠。不過,與重慶結緣的文化記者們已開通了本次採訪的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他們盡情地舒展對重慶的眷戀,不斷暢談對五大功能區域建設的思考,他們相約明年將再赴重慶採訪,不斷深入展現重慶五大功能區域建設風采,助推重慶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
  據重慶日報  (原標題:走進“五大功能區域”一路皆是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80vatlz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